治沙英雄王有德(油画)曹自杰 边 静 马良钰

美丽中国——塞罕坝(油画) 孔 亮

坚守·八步沙(中国画)刘少宁

万里绿色长城图(中国画·局部)安玉民、王永鑫、石峰等集体创作 日前,在内蒙古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

从万里风沙线,到“地球绿飘带”,历时45年、造林3174万余公顷的“篇,为共建美丽中国凝心聚力。

描摹绿色画卷6月17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位于“三北”地区如今,这条东西绵延4400多公里、跨越

壮丽辽阔的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十年来,内蒙古造林、种草、防沙治沙成效显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联组织实施的百米中国画长卷《万里绿色长城图》,便全景式展现了内蒙古12个盟市的草之茂、林之郁、水之秀、土之沃。

现了内蒙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河北塞罕坝林场,是“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奇迹,成为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课题入选“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的谭智群油画《美丽的塞罕坝》,是在实地写生基础上的艺术提炼和情感升华。

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样以俯视的角度处理构图,孔亮油画《美丽中国——塞罕坝》则以塞罕坝林场和塞罕塔为视觉中心,葱茏的绿意,将意境渲染得更加深邃。

翁凯旋油画《沧海桑田——塞罕坝的前世今生》,通过三联画的形式,在新旧对比中构建时空长廊,描绘出塞罕坝的时代变迁一件件美术作品,以现实的书写、情感的抒发,礼赞新中国防沙治沙奇迹,展现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镌刻“三北精神”

“三北”工程背后,是动人的英雄故事宁夏“治沙英雄品格。

比如,鲍海宁雕塑《治沙英雄——王有德》和岳森雕塑《治沙英雄——石光银》,皆以概括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主人公手持铁锹、面带微笑、立于沙丘之上的朴实形象他们坚定的目光向着远方,寓意心中满怀信念和理想彭汉钦雕塑《绿色造梦者》,则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石光银在林间漫步的情景,既是对现实的呈现,亦包含对未来的憧憬。

画家们强化绘画的叙事性,着重描绘治沙人的乐观与坚韧雷晓辉中国画《治沙模范牛玉琴》,以工笔以及主人公持之以恒奋斗在治沙一线的韧劲。

还有不少作品以群像叙事的手法,展现治沙人众志成城、接续奋斗的历史,彰显“三北精神”像邢开雕塑《沙海愚公——石光银》,主人公身后聚拢着不同年龄的治沙人,塑造了共同防沙治沙的群体形象;刘少宁中国画《坚守·八步沙》,表现了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正携手奋进;郭维新油画《塞罕坝的春光·植树》,则不拘泥于具体人物,而是以更广大的治沙造林群体为表现对象,致敬那些默默无闻却让荒漠变绿洲的奋斗者。

话语,近些年成为社会领域广受关注的课题聚焦“三北”工程的写生与创作,作为新中国美术写生传统的延续,既记录时代新貌、开拓艺术新境,又丰富了生态艺术实践,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书画自古便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如今的美术创作虽然形式不断创新,精神内核依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出生于内蒙古的画家刘金贵,对生态环境的变化体会尤为深刻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是“三北”工程的真实写照刘金贵的中国画《“人畜两旺”的内蒙古》,便以大面积的绿色渲染广袤壮美的大草原,体现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在一碧万顷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马儿欢腾、牧民生活幸福,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景象意境,是中华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之美,同样体现在生态文明主题的美术作品中“三北”工程挡风蓄水,让“北大荒”重变“北大仓”。

北大荒丰沃的土地,还孕育出了新中国版画的重要流派——北大荒版画从早期的壮美,到后期的优美,风格独特、成果繁硕的北大荒版画一直以鲜明的艺术语言寻求意境的表达如北大荒版画创始人之一晁楣,一直用刻刀深情吟咏着拓荒史诗。

从早期作品《一对天鹅》,到近年来创作的版画《扎龙湿地》,均以诗意的艺术语言铺展开万物和谐的生态画卷以生态为内核的艺术创作也在不断丰富形式、拓展边界装置艺术、数字艺术等新艺术形式异军突起,为探讨生态话题提供了更多可能。

比如第五十九届威尼斯guoji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元境”主题展,借助装置、数字作品等探讨当下人与技术、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除此之外,强调节能环保的生态雕塑、生态建筑等也流行开来,倡导新的生活方式还有不少艺术家实施生态艺术乡建计划,通过斑斓的“五彩稻”等,实现粮景“双丰收”。

绿色发展,让中国树立起“生态治理的guoji典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三北”工程的持续开展,以中国哲学为内核的生态美学,将面临更多新机遇、打开更多新空间,也必将引导艺术实践,为绘就更多绿色画卷提供创新土壤。

版式设计:蔡华伟《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8日 08 版) 举报/反馈